致力于做好外交关系的龙永图,在中国重返世贸后的15年来,都作为首席谈判代表带领着中国外交团队奋战,在漫长的与大国博弈中探索出来了一条新的与世界相处之道。 在他看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新冠疫情肺炎下,全球的关系都在悄然改变。在国际关系方面上面,我国的发展成绩诸如中国的经济规模对西方国家产生很大的威胁,尤其是带头“引战”的美国,早在中国崛起以前,在国际舞台上没有中国的话语权。 中国发展态度与很多大国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也正因如此,西方国家将中国当成是异类,极力遏制中国的发展。因此,中国的烦恼就是要们对经济打击、进出口贸易受影响这些处处阻碍发展的状况。 杜绝“拉帮结派”式外交 中国的崛起确实给全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不同于美国拉帮结派式外交,中国更愿意对友国提供帮助提供。所以在外交发展的道路上,要打破阵营才能活得发展的道路。 正因如此,我国依然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外交方针,承担大国风范。在“拉帮结派”外交影响下,从美国对中方进出口贸易的税收增加,到南海的军事挑衅。都不难看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意。 尽管这样,中国对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国家都会提供帮助,例如巴基斯坦。初期,从巴基斯坦走亲美路线到如今的兄弟关系,少不了中方的多次交涉。70年代,美国支持印度,让巴基斯坦失败在印度的手下,导致在巴基斯坦流传“我们已被世界抛弃”的言论。 然而这个时候中国对巴基斯坦提供了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一来二往,两国关系逐渐熟络起来。不仅如此,巴基斯坦在《联合国成员国人权扩大委员会》上力挺中国,此后,两国间有了产业合作。在巴基斯坦与印度战争之后,还向他们提供了3000多辆坦克等作战车辆、40~60架米格战机,大大充实了巴军的武器库。 不同于拉帮结派,中国不是用军事让他们信服,而是通过帮助的形式,让彼此之间相互进步,并产生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并且在中国的支持下,巴基斯坦境内多个基建项目得以完成。 据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月14日消息,近日,中国交建设计并承建的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项目二级公路段正式通车,该项目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全长约118公里。 不仅有巴基斯坦,南非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南非之间的贸易额占中国与非洲贸易额的20%,因此中国成为了南非的第一出口大国和市场。看到在中国帮助之下的这些国家的贸易都有所发展,西方国家眼红了起来。一边希望和中国有合作,另一边有害怕中国影响己国的贸易。 从经济发展上,这个一直都有着自己独立的处事方式,不管是从国际贸易、军事的情况,中国的发展对于世界而言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这样的国际状况对于中国最大的烦恼就是,西方国家的各种使绊子,比如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这样的商业策略,十分影响贸易往来。但似乎对中国整体经济并未造成威胁。 害怕中国影响自己的国际地位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全世界而言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也遭到很多“冷眼”,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在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80万亿元;外汇储备年末近31400亿美元……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的格局更加巩固。 当美国看到主要的状况下,当然产生妒忌心理,害怕被中国超越自己超级大国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稳定发展似乎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的经济都在受到冲击,经济形成负增长,而这样的中国经济依旧持续保持稳定发挥。 2020年全年GDP增速达2.3%在美国看来,中国的崛起分走了他们的利益,因为很多国家都主动选择和中国合作,而夺回自己利益的手段就是击垮中国,所以对待中国态度十分不友好,才会有后来的“贸易战”。 在中美贸易战之下,特朗普首次提出的总值500亿美元对中国加征关税的领域,不再是中国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中低端制造业产品,而主要“中国制造2025”中计划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包括航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精密机械等等。 显然,挑起贸易争端不过是手段,其真实目的在于遏制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调整升级,遏制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以延缓、打击中国崛起的进度。从曾经的友好,到现在所颁布的政策,美国对中国态度的转变十分明显。 诚然,西方国家采用各种手段打压中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自己无法做到像中国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成绩。中国在认真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并不是像西方国家一样紧盯着其他国家的现状,而是专心的发展自己国家。 所以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水平已经与很多资本国家一样,甚至已经与超级强国并肩。从经济规模来看,2020年是2010年的2.5倍,是2000年的10.1倍出于此原因,也是2020年唯一有利润增长的国家,这才让很多西方国家害怕中国的发展速度。 在看到中国是如此庞大的经济体之后,许多国家纷纷改变了态度。所以,当中国外交团队在世贸谈判当中涉及的“市场经济地位”是一个非常技术性的关于反倾销条款当中出现的词汇,而不是对中国整个政治制度的认知。 当中国在国际平台上做出这样发言之后,出于自身实力的认同,我们才有底气在西方国家面前发表这样的态度。 农业是欧盟国家的主要产业之一,2002年至2011年,政府补贴农业的资金为1900亿美他们对农业有那么多补贴,严重扭曲了全球的农业贸易,让那么多生产粮食、棉花的国家的贸易受到了影响,也让很多国家的农业贸易都无法得到和平的发展空间。 可中国拥有着如此强大的经济体,面对这样的状况,中国并不害怕,因为许多国家都十分依赖作为出口对象国的中国。面对中国这样拥有强大进出口贸易就交易市场的大国,许多西方国家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发展机遇。 从不与中国往来,到如今,不难发现,这也是中国国际关系变化原因之一:想要依靠中国的强大实力。中国作为综合能力强国,许多国家都依赖中国的产业和工业,一方面希望依靠中国的发展能够带动本国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的发展速度会影响自己国家的发展。 拥有如此强大吞吐能力的中国,自然成为了许多西方国家“肉中刺”。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中国崛起后,世界格局将被改变 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之下,中国带动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反对暴力外交的态度下,自己摸索出了一条发展道路——带动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政策发布以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累计超过7.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1100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疫情给合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合作之下,经济都得到了逐渐的恢复,这就是在打压下,中国发展的另一方向。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世界各国命运休戚与共,需要加强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正因为如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意越来越大。中国作为5个拥有否决权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中国正在逐渐增加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国际舞台的西方国家抗衡。 努力推动世界和平的进程,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实行的无意识形态外交,这种外交政策给中国在未来寻求外交帮助和与其他国家结盟留下了余地。 由于经济贸易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合作与发展离不开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当中国占主导地位之后,让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发展是希望,也愈发想要与中国有所合作,一些学者相信,中国除了要和邻国搞好关系外,还要考虑边境安全的问题。 美国发现在经济问题上无法打压中国之后,让中国边境国家有所动作,联合印度和韩国、日本对中国采取相关“动作”,在中国的外交底线上反复跳动。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中国的发展格局,对于这些动作,中国依然保持友好态度,积极解决矛盾争端。 对于一个在世界舞台上亮相的国家,总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很问题,尤其是在得到迅速成长之后的中国,已然成为很多发达国家中的眼中钉。无论是经济上的烦恼还是阵营间的对抗,中国都不怕,只有稳定且持续的发展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而这样的烦恼对于我国而言并无太大的挑战。 支付宝充值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