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安图信息港 2022-09-27 450 10

六旬总统,亲俄访中,刚被赶下台,国家就丢了上万领土

交友

在我们中国,如果说一个人是“老狐狸”,那此人的形象在人们眼里大多是阴险狡诈之人,若这个是个走仕途从政之人,那更是会给人留下一个老奸巨猾的印象。

但是在其他国家,被称为“狐狸”却似乎并不是什么丢人难堪的事情,曾经的德国名将隆美尔,就有一个“沙漠之狐”的称呼,以此来显示其用兵令人难以测料的特点。

其实不止隆美尔,在中亚的土地上,也曾经活跃着一只“白色的狐狸”,但和他人不同的是,这只狐狸似乎并不算是太过聪明,其最终结果,却是令人唏嘘。

反腐斗士

在上个世纪的1928年,苏联格鲁吉亚黑海沿岸的一个教师家庭之中,诞生了一个小婴儿,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为爱德华·阿姆夫罗西耶维奇·谢瓦尔德纳泽。

谁都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家庭之中出生的看似普通的孩子,在未来的苏联政局会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当时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格鲁吉亚也是苏联联盟内的一个成员国,从这里出生长大的谢瓦尔德纳泽,自然也是深受苏联的影响。

尤其是在上学之后,表现积极的小谢同学得到了当地党组织的赞赏,在年仅18岁时便入了党,并且直接成为了库塔伊西区的区委第二书记。

出道即轰动,这句话用在小谢同学身上真是一点没错。

从此之后的十年时间里,小谢便是不断地学习进修,充分地提升自己,终于在1957年,他成为了格鲁吉亚共青团中央的第一书记,此时的小谢,也还不到三十岁。

但即使年纪轻轻就身居如此高位,小谢依旧没有忘记虚心学习,他经常到周围的兄弟地区参观请教,尤其是格鲁吉亚旁边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小谢经常到这里来取经,并且认识了这里的团委书记,戈尔巴乔夫。

从此之后,两人就从工作到生活,见面的次数非常多,渐渐地开始无话不谈,成为了知心的好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直又过了十几年,两人的轨迹才出现了一些分离。

到了七十年代,戈尔巴乔夫被调往了莫斯科工作,而年过四十的小谢也成了老谢,并且也已经在1972年就当选为了格鲁吉亚共产党的第一书记。

可不管是小谢还是老谢,他的初心还是没有变,立志要带给格鲁吉亚人民更好的生活,不仅更加努力地工作,还要继续自己的“反腐事业”。

没错,在1964年时,老谢就成为了格鲁吉亚的内务部长,当时他就开始打击格鲁吉亚的官员贪污腐败问题,为此他招来了众多的仇恨,甚至多次遭到莫名地暗杀。

并且格鲁吉亚的原第一书记书记,就是因为贪污才引咎辞职的,如今老谢成为了书记,当然要反贪反腐,那些腐败的官员们更是坐不住了,一心想要除掉这个“不懂事的刺头”。

终于在又一次地被威胁之后,老谢提着一保险箱的反腐材料直接冲到了莫斯科,冲进了勃列日涅夫的办公室,勃列日涅夫听说了老谢的事情之后,当即对这个已经因为过度操劳而满头白发的斗士生出了敬意,开始大力支持他的反腐工作。

并在1978年,将他调入了莫斯科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层,一是升官,二是保护。

1979年,比老谢早了七八年就进入莫斯科的戈尔巴乔夫方才成为了苏联政治局候补委员,二人这才再次平级,这么来看,之前似乎还是老谢升官升的快。

但是到了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了苏共中央总书记,不久之后,老谢也受到了戈尔巴乔夫的邀请,出任苏联外长。

“苟富贵,勿相忘”,虽然老谢之前一直都是主持地方工作,或者进行内部斗争,一点搞外交的经验都没有,但那又怎么样呢?

老友相邀,怎么都得挺他一把。

中苏破冰

就这样,老谢很快就走马上任了,并且在担任了苏联外长之后,由于老谢谨慎小心的性格,严格认真的工作作风,无论是让苏联内部的政敌还是他国外交上的对手,都很难抓到他的什么疏漏破绽。

再加上他那因为过度工作而花白的头发,很快老谢就为自己赢得了一个“白狐狸”或“高加索银狐”的称号。

在担任了外长之后的老谢,自然是少不了出访别的国家,调整和别的国家之间关系的,尤其是我们中国。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和苏联的关系其实是在一个下降期,尤其是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发动阿富汗战争之后,再加上东南亚的越南和柬埔寨等问题,我们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几乎到了冰点。

如今戈尔巴乔夫和老谢上台了,他们对于阿富汗战争等问题都是持有反对态度的,自然也是想要和我们中国破冰。

1988年,我们中国的外长钱其琛应老谢的邀请,前往苏联进行国事访问,此时距离1964年的周总理访问苏联,已经过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中,中苏关系基本中断。

到了1989年年初,老谢对我们中国进行了回访,会见了邓小平,商议了戈尔巴乔夫的访华日期,以及就柬埔寨问题达成了共识。

但是在发表联合公报时,老谢和戈尔巴乔夫一通气,又使了个小心机,只想发表戈尔巴乔夫访华日期,不想发表柬埔寨问题。

钱其琛对邓小平汇报了这件事情,觉得是苏联方面还不想放弃东南亚,但想通过确定日期向外界展示中苏关系修复,让我们中国不好再阻拦其插手东南亚。

邓小平听后,在又一次和老谢会面时笑道:“既然你们外交方面的工作还没完成,那你们两位外长就慢慢谈嘛,不要担心我,我听你们指挥。”

哎,我们不着急了,就该轮到老谢着急了,这戈尔巴乔夫访华的日期定不下来,柬埔寨问题也不能发通报,那自己来中国是干嘛来了。

就这样,最终老谢只能让步,柬埔寨的问题,还有商量的余地,邓小平对此只是微微一笑,留给了他八个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这场会谈之后,邓小平也是满足了老谢的一个要求——给他签名留念。

最终在1989年的农历新年初一,中苏双方同时发表了联合通报,柬埔寨问题位列其中。

五月,戈尔巴乔夫前来访华,从此中苏关系正式正常化。

但我们中国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有着悠久的外交历史,我们可以应对老谢的种种手段,其他国家却未必如此了。

“摆烂”外长

有句话说得好,什么武功最难破,那就是不会武功之人乱打的“王八拳”。

因为他没有章法,没有路数,谁也不知道这下一拳在哪里出来,这玩意儿谁能防的住。

西方国家看老谢搞外交,大有这种感觉。

对待西方世界,老谢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首先,推倒柏林墙,支持两德统一。

德国在二战后就分为了东德、西德,分属苏联和美国阵营,这两德也就成了美苏冷战的桥头堡,双方在此斗法斗了几十年。

但是随着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的改革失利,东德人民生活也越来越难,到了八十年代末,每天都有大批的东德人民逃往西德。

最终在1990年,德国召开了“2+4”会议,也就是东德、西德两国,和美、英、苏、法四国外长一起开会,商议两德问题。

在会议上,老谢表现的非常开放,非常支持两德合并,格局非常之打开,甚至另外几国外长都怀疑是不是苏联有什么阴谋,毕竟两德合并是东德并入西德,是社会主义力量的损失。

但老谢对此毫不在意,合并,随便合并。

就这样,在各国的支持下,两德合并了,合并之后的德国也非常感谢老谢。

再者,那就是支持从阿富汗撤军,并且在海湾战争中消极对待,一言不发。

这两件事情,充分显示了老谢的“谨慎”,但也让苏联失去了阿富汗地区,让苏联失去了作为一个大国的体面。

很多人都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尤其是海湾战争之中,哪怕是放几句没用的狠话,也比一言不发要好吧,怎么就能直接摆烂呢?

但外界的质疑,对老谢来说已经无足轻重了,因为他这个外长已经当到头了,或者说苏联已经走到头了。

1991年8月,苏联爆发了“8·19”政变,这时苏共想废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以此来挽救苏联,但叶利钦出面阻拦,老谢也是极力支持叶利钦,这场政变最终只三天就破产了。

但其实这样的政变成功了也救不了苏联,因为一场独立浪潮早就开始了。

1990年6月,俄罗斯独立。

1991年4月,格鲁吉亚独立。

1991年8月,拉托维亚、乌克兰、阿塞拜疆独立。

1991年9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独立。

最终1991年十12月,苏联解体,一个时代过去了。

在这个过程中,老谢也是数次向戈尔巴乔夫提出了辞职,戈尔巴乔夫也是苦苦挽留,希望这个老兄弟还能再帮他一把,但此时的老谢也已经六十多岁了,满头白发也已经成了“地中海”,当初的“白狐狸”,早就成了“秃狐狸”。

就这样,老谢最终还是走了,他回到了格鲁吉亚,准备经营自己的家园。

“骑墙”总统

1992年10月,老谢当选为格鲁吉亚议会主席,一年后他当选为了公民联盟主席,成为了实际上的格鲁吉亚元首。

此时的老谢,可谓是八面玲珑,谁都不得罪。

靠着之前在当苏联外长时的种种“离奇表现”,他很容易就获得了西方世界的好感,毕竟苏联的败落,戈尔巴乔夫如果是“第一功臣”,那老谢不是第二也是第三,美国、德国等国家都对其抛出了橄榄枝。

1995年,老谢正式当选为格鲁吉亚总统,上任不久,他就获得了大量的美国资助,格鲁吉亚经济一时蓬勃有力。

而对于社会主义阵营,老谢也很上心。

1996年,老谢邀请我们外长钱其琛访问格鲁吉亚,在这场国事访问上,老谢非常热情,亲自举办了隆重的欢迎宴会,给了钱其琛最高规格的礼遇,在访问结束钱其琛回国时,老谢甚至亲自把他送到了机场,目送钱其琛上了飞机。

后来钱其琛也说:“他当了总统,比在莫斯科时热情多了。”

在对自己“老东家”的继承者俄罗斯,老谢也很热情。

当时格鲁吉亚很多人都有着极端的反俄情绪,甚至还出过几次暴动,但老谢多次安抚人民,镇压动乱,反对反俄情绪,对于煽动者毫不留情,对于格俄关系非常谨慎维护,引导人们亲近俄罗斯。

在老谢看来自己很无奈,毕竟格鲁吉亚太弱小了,那就得“人矮话不多,遍地叫大哥”,可这种态度在其他国家看来,妥妥投机主义骑墙派,尤其美国——我给你钱了,你怎么还和俄罗斯、中国关系这么好呢?

如果说老谢这个总统就这么当下去,那似乎也还算好,但不过几年时间,老谢的“宿命之敌”就来了。

“玫瑰花的葬礼”

2003年,老谢本应继续当选格鲁吉亚总统,但就是这个时候,格鲁吉亚各地却开展了一场场反对老谢的示威游行,参与的人们手持一朵玫瑰花,大声地喊着无法忍受老谢了,为首者更是慷慨激昂地演讲,指责老谢选举舞弊。

此人正是萨卡什维利。

这位萨卡什维利也是格鲁吉亚人,在年轻时曾经留学美国,受业于西方国家的“精神教父”吉恩·夏普。

夏普更是个了不得鬼才,他总结了一套“绝世秘籍”——颜色革命十二式。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十二个步骤,颠覆一个国家政府,让这个国家崩溃,但是却不用动一枪一炮,所有的手段都是和平演变。

像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都是出自于这颜色革命十二式,其“天鹅绒”“橙色丝带”,就是颜色革命十二式中的“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作为革命的象征”。

此时,萨卡什维利为老谢选的代表物就是玫瑰花,为老谢找的理由就是选举舞弊。

那么问题来了,老谢究竟有没有选举舞弊呢?

这居然不重要。毕竟在颜色革命十二式里,为针对者找理由是不需要证据的,真要证据也可以,老谢的妻子是格鲁吉亚最大报纸的总编,他女儿是国内最大通信公司的总裁,所以老谢肯定舞弊了。

没办法,你自己没破绽,我们来给你制造破绽。

这看似毫无逻辑的关联,就是能够调动格鲁吉亚人民的情绪,就是能够让老谢陷入百口莫辩的困局之中。

最后,那就不用说了,气氛都到这了,老谢只能被迫辞职,萨卡什维利当选为格鲁吉亚总统。

辞职后的老谢,一开始受到了德国的邀请,老谢可以去德国养老,但是最终兜兜转转,老谢还是把自己隐藏了起来,只靠着每个月14美元的退休金艰难度日。

一场“玫瑰革命”,断送了老谢的晚年生活,却也没让格鲁吉亚和萨卡什维利好过。

2008年8月8日,就在我们奥运会召开的当天,格鲁吉亚为了和俄罗斯争夺南奥塞梯,萨卡什维利竟然直接发动了战争。

于是普京只在我们奥运会开幕式上露了个脸,就匆匆回去了,毕竟格鲁吉亚开战了,俄罗斯不能不接招。

俄罗斯下场之后,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很快就打的格鲁吉亚溃不成军,仅用了一星期就结束了战争。

就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正式独立,格鲁吉亚反而还倒赔了一万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到了2014年,老谢同志,谢瓦尔德纳泽病逝了,终年86岁。

但风水轮流转,当初把他挤下台的萨卡什维利,也被格鲁吉亚人民赶下了总统的宝座,还对他发出了通缉令,美国对于这枚弃子,也是非常嫌弃,让他自生自灭了。

只能说是“因果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安图信息港  

© 2015-2020 Powered by 安图信息港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