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安图信息港 2023-02-09 450 10

入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伤亡达7万余人,彭老总一生四大败仗之一

红警2下载 https://www.021fenglei.com/ra2xz/

1951年6月10日,抗美援朝第一阶段第五次战役结束。在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歼敌八万两千余人,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然而,我军也付出了损失7万人的惨痛代价。这场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

那么,这场大战前后经过如何?双方分别采用了什么战术,让此次战役如此难解难分?我军最后又是如何突破重重险阻,痛击美军的呢?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走进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第五次战役,去重温70年前那段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岁月。

1951年4月,距离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已有大半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我军已发动四次战役,一度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赶至“三八线”附近,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志愿军士气正旺,大家都想着一鼓作气,击溃联合国军,实现保家卫国的梦想。而从客观战况来看,“联合国军”也极有可能在此时从侧后方登陆,对中朝军队进行夹击,这场将被人类战争史铭记的战役,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酝酿。

开战前夕的一个夜晚,彭德怀总司令和各位将军们在屋子里激烈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战役的战术部署。在这之前,我军已取得多场胜利,中朝联军多达130万之众,并且已经配备了由苏联援助的先进武器装备,可以说,我军战斗力正处于最鼎盛的时候。彭总司令对此次战斗也是信心满满,立下了要全歼美军5个师,把美军赶回“三八线”的目标。即便如此,联合国军的实力仍不容小觑,我军需认真对待每一次战役。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讨论,大家的意见却出现了难以调和的分歧,当时大家决定在铁原。金化以南与敌军展开决斗,彭德怀总司令主张在铁原之外开战,因为这样可以利用地形优势限制敌军坦克、装甲兵团的进攻,敌军战斗力会相对弱一些。

而第二副司令员洪学智认为,如果在铁原外开战,后勤压力会增大很多,我军缺少汽车等运输工具,后勤能力本就不如美军,这种战术会放大自身的劣势。在外开战,要顾及后勤,在内开战,要考虑敌军的装备,讨论一下陷入两难境地。鱼和熊掌终究不可兼得,要想获得,就必须牺牲。彭总司令最终还是决定赌一把,就在铁原外与联合国军决战!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打响了,我军派出宋时轮、王近山、杨得志率领的3个兵团,分别从左、中、右3个方向进攻,突破敌人的防线。但让我军没有料到的是,此次战役中负责布防的联合国将领范弗里克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出生西点军校的他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大放异彩,本次战役,也是他少有的建功立业的机会。

范弗里克在前四次战役中对我军的战术有所了解,由于缺少空军和先进武器的支持,我军军队在白天通常保守作战,到了晚上,在利用敌军的飞机无法大规模出战的空档,狠狠打击美军。

范弗里克抓住这一点,实施起“磁性战术”,所谓“磁性战术”,就是利用美军行军速度的优势,一到晚上,就后撤70里,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中国军队出击,消耗时间,使双方无法在晚上开战,这样,美军的伤亡就大大减少了。同时,范弗里克也抓住了我们后勤上的弱点,一到白天,就出动大量空军,对我军补给队伍进行狠狠地打击。这位布防大师的两招棋直打我军七寸,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就连彭老总也对这个家伙刮目相看。

但经历过无数恶战的志愿军岂会被这点困境给击垮,在补给出现困难,军队遭受严峻打击的情况下,3个军团的战士们浴血奋战,宋时轮的左路军团一天内南插30公里,歼灭南朝鲜6师和美24师主力,中路的王近山也在短时间内纵深攻入,分割了东西两线敌军的联系,右路的杨得志军团更是连续突破敌军三大防线,包围英军29旅,全歼号称“英国皇家陆军双徽营”的格洛斯特营。

3个军团的辉煌战绩,极大鼓舞了我军士气,但另一边的64军、65军,可就没那么幸运了。64军在渡过临津江后遭到美军强力攻击,被敌军强大的火力压得动弹不得。军长曾思玉为把握战机,组织军队强势突围,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到达指定地点,最终血肉之躯还是敌不过飞机大炮,64军伤亡惨重,而赶来支援他们的65军的2个师,也遭遇了同样的打击,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临津江的河水,5万将士,永远的长眠在了异国的河流旁。

经过7天的鏖战,我军成功夺回了第四次战役中被美军侵占的半数地盘,歼灭敌军两万三千余人,战果固然可贺,但这,远远低于彭老总战前立下的“歼灭5个师”的目标。所有的将士都清楚,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一场之前从未经历过的硬仗。

不久后,志愿军司令部再次召开研讨会,为第二阶段的战斗作着准备。第一阶段战役的惨痛教训,让彭德怀总司令意识到“后勤跟不上,火力点薄弱”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他一改正面突破敌人防御的战术,决定不和敌人硬碰硬,要挑敌人最薄弱的部位下手。彭老总将目光放在了东线的李承晚身上,先打击这个实力较弱的盟友,切断美军的臂膀,让美军陷入孤军作战的困境。

1951年5月下旬,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战斗正式打响。彭老总预先制定的战术果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让杨得志和王近山的军队牵制着美军主力。这样,宋时轮兵团就可以放开手脚收拾李承晚手下的南朝鲜第三军团了。

李承晚的伪军根本不是人民志愿军的对手,很快,中朝联军就击溃了南朝鲜第三军团的4个师,一举突破东路的防线。李承晚的全面溃败让美军大为震怒,还没等美军反应过来,志愿军乘胜追击,连续向南推进,将美军压至三七线附近。在第一阶段那场憋屈的胜利后,我军终于再次扬眉吐气,用一场大胜,给了美军一个下马威。

可惜好景不长,美军很快反应过来,立刻整合部队对志愿军进行新一轮的打击。我们前面说过,后勤补给一直是我军入朝作战后的一大软肋,而此次行动,宋时轮军团深入敌军腹地,本就增大了后勤补给的压力,而美军的迅速行动,又给了后勤补给沉重打击,负担过重的补给线最终还是被美军撕裂,军团将士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中。

整个志愿军部队极度缺粮,连军级干部都只能靠喝稀饭度日,就更不用说那些吃草根,啃树皮的普通士兵了。就算弹尽粮绝,只要人还在,手中武器还在,我们就永远不会向敌人屈服。陷入绝境的战士们坚持与敌军殊死搏斗,如此顽强的战斗力,是美军没有想到的。最后,彭总司令在得知前线情况后,下令让部队退回三八线以北休整,第二阶段战役这才告一段落。

然而,杀红了眼的范弗里克并不想放弃如此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要在志愿军最困难的时刻,给我军致命一击。5月22日,美军调集4个军共13个师的兵力,向志愿军压迫。我军很快陷入被动局面,其中王近山军团下辖的27军和60军180师更是直接暴露在美军火力范围之内。被称为我军王牌的27军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在军长彭德清的指挥下,这支王者之师很快突破敌人的包围,全部安全撤回大后方。

但180师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在连续几天和大部队失去联系后,彭总司令和参谋洪学智意识到大事不妙,可他们也帮不上忙,只能祈祷180师能平安归来,但悲剧还是发生了,180师全军覆没,共损失70000余人,其中超过5万人被俘。

这是我军遭遇的最惨痛的一次失利,也成了彭老总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而范弗里克的阴谋也没能得逞,在傅崇碧的63军和秦基伟的15军的坚决阻击下,我军最终在铁原阻挡住了敌人的进攻。铁原阻击战的落幕,也标志着第五次战役的结束,这场史诗般的战役,以双方都付出数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而收尾。

历史不会忘记,临津江畔的血流成河;历史不会忘记,三七线食不饱腹的中国军人抗争的身影;历史不会忘记,为那场屠杀而命丧异域的数万英灵。

这场伟大的战役,也是交战双方由战争转向谈判的转折点。我们将永远记住7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你们虽死,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安图信息港  

© 2015-2020 Powered by 安图信息港 X1.0

微信扫描